航空航海
航空航海行業是高技術戰略性產業,是國家尖端技術發展的引擎?,F代航空航海產品是尖端技術的集成,先進產品的研制生產必然帶動尖端技術的發展,為國家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品。航空航海技術的發展是國家科技實力的表現,如何加快航空航海技術的發展是我們面臨的問題,脫離依靠國外的核心技術限制,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才能使航空航天行業進行一次質的飛躍。
1.飛機設計
利用三維攝影測量系統(HL-3DP)可以輕松的對機身進行測量(例如燃氣輪機、引擎室、引擎艙和座艙)得出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為創新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模擬、人機工程學分析和航空電子設備改造可以借鑒從中所需的技術,還可對經過修改的部位進行試裝配,保證組建安裝的密合度和模型測試等產品質量要求,對碰撞部位在軟件中直接進行修改,提高生產的一次成功率。還可對掃描的數據建立永久的電子化歷史記錄,方便以后可以隨時的查閱文檔。

飛機三維掃描現場
2.精度檢測 (先進檢測系統提供快速檢測,提高檢測效率,減少大量工作時間)
快速測量檢測,大型工件如飛機尾翼的整體尺寸檢測時間在1小時以內,小型工件如飛機的零配件的測量檢測時間甚至少于15分鐘;鑒于航空產品的質量要求極其苛刻且形狀大小不一,曲面復雜程度也大不相同,采用三維掃描系統可以檢測飛機零件。先對零件進行掃描,由于采用非接觸式掃描,對于柔軟易破碎、探針無法達到的部位的復雜曲面工件也可輕松掃描,大大減少工件的掃描時間,完成與CAD模型匹配對比,誤差顏色編碼圖顯示出偏差及偏差量,最后給出CAD數據用于修正。

直升機配件三維檢測
3.修理與維護
利用飛機掃描出的數據,可對受到損傷后的機身進行對比,更加直觀的看出損傷部位,方便對飛機損傷部位直接給出最合理的修理方案,提高飛機的安全性,也可以對被修復的部位進行質量評估,對于是否可以再次起飛給出準確的判斷。飛機維護中也可以經過對比以后,更加直觀的看到形變或者位移部位,將這些以前肉眼難以區分的部位輕易地掃描出來進行修復,使整個檢測過程更加完整。還可以將數據存到永久文檔中,為以后的反復維修提供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

飛機修理與維護現場
a.損傷評估
b.針對翻新部分的一致性評估,以修改手冊規格工具調整
c.3D 掃描或觸摸探測,可采集和跟蹤在原型/工具/模型上所做的修改
d.幾何尺寸和公差 (GD&T)
4.飛機配件-逆向工程 (靈活多樣的快速成型工藝與技術優勢,便捷的實現航空航天單件或小批量產品的高品質生產)
對于國外進口飛機精密配件,利用人工的手段并不能準確的測量出其尺寸,配件產生的誤差不能滿足要求,因此產品的定型是一個復雜而精密的過程,往往需要多次的設計、測試和改進,耗資大、耗時長,華朗三維提供的快速成型服務,可快速的制造出所需樣品,并模擬出產品的最終形態(功能形態、曲面形態等),可用于產品測試、裝配試驗、評估、功能講解等功能,與傳統工藝相比能夠縮短約1/4的時間。 使用逆向技術將有望借此掌握多項關鍵技術并將其用于航空航天行業。利用三維掃描儀對工件進行掃描,將數據進行處理后,獲取相關的必要資料,進行創新設計,借此開發出更先進的設備。在軍事上也可通過研究對方核心技術、研究其對應的反制手段,從而提升國家的軍事實力。
燃氣輪機、引擎室、引擎艙和座艙的逆向工程較舊的設計,無3D 模型(約 1990 年之前)安裝目的:替代不可靠的 2D 模型使用。成本削減措施:新供應商投標、相宜的新控制系統、重新設計,重新動力驅動:將新的引擎安裝到現有的噴氣式飛機中座艙掃描,以進行重新設計、模擬、人機工程學分析和航空電子設備改造用于裝配/制作 MRO 手冊的逆向工程。為車間人員提供更佳的視圖,以避免錯誤/誤解,構建工作的電子化歷史記錄:沒有需要歸檔的書面文檔(占地費用)隨時可輕松查閱文檔,至 PLM 產品結構的鏈接確保每次均可進行適當配置。

飛機三維掃描圖
5.空氣動力學及應力分析
模具/模型的 3D 掃描,用于以下類型部件的初步空氣流動分析,以置入 CFD 模型:
a.機翼
b.機身
c.引擎罩
d.排氣混合器
e.外貯箱
f.通過 CAD 應用程序重復、修改和放大 (1:1) 3D 數據文件
g.用于有限元分析 (FEA) 的原始模型 3D 掃描,可以大大縮短飛機的生產周期

殲20戰斗機
6.OEM 和遺留部件再造
a.損壞、破損或舊部件的 3D 掃描
b.將 3D 文件傳輸到 CAD 應用程序以進行重新設計、模擬和重新制造飛機組件的設計及工程
c.內部飛機組件的造型和設計
d.用于葉片、彎管及裝配的工具和夾具設計
e.機械設計和動力學分析
f.氣動和水力系統設計
g.數據傳輸
h.2D 繪圖
i.3D 建模